中欧·(中文版)官方网站

中欧·常州体育场:那些被风吹过的青春与热望

暮色像浸了墨的绢帛,缓缓铺向常州体育场上空。塑胶跑道的红与绿在渐暗的天光里泛着柔润的光泽,仿佛一块被时光摩挲得温热的玉。老张握着扫帚站在看台边缘,目光掠过空旷的场地——今早的雨刚停,空气里还浮着青草的腥甜,这味道让他忽然想起四十年前,自己穿着洗得发白的运动服,在这里追着足球满场疯跑的日子。

中欧·常州体育场:那些被风吹过的青春与热望

那时他还是个十五岁的少年,每天放学就往体育场跑。土黄色的场地凹凸不平,踩上去能陷进鞋跟,可没人计较。他和队友们赤着脚踢球,裤脚卷到膝盖,汗水混着泥土在脸上画出地图。最难忘的是那个暴雨天,教练举着伞站在场边喊:“再练十分钟!”雨水砸在脸上生疼,可当他们终于打进制胜球时,所有人抱着彼此在泥地里打滚,笑声盖过了雷声。如今老张成了这里的志愿者,每天清晨清扫落叶,看着晨练的老人推着轮椅绕场,小孩举着气球蹦跳,忽然觉得这方场地像个沉默的老友,把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都收进了怀里。

操场另一侧,高二学生林夏正对着球门练习射门。她的球衣后背印着“10号”,是校队的前锋。上周联赛失利后,她每天放学都会来加练。今天风特别大,球总是偏离方向,她抹了把额头的汗,忽然听见看台上有人喊她的名字——是初中时的队友小棠,如今在隔壁学校读高三,特意来看她。“你还记得吗?”小棠指着远处的主席台,“去年我们在这打赢区赛,你进球后把球衣脱下来挥舞,像只骄傲的小公鸡。”林夏笑了,风掀起她的刘海,恍惚间竟和三年前的自己重叠。那时她们也是这样,在夕阳下追逐足球,以为青春会永远热烈下去。

夜幕完全落下时,体育场换上了另一种模样。灯光次第亮起,像撒了一把碎钻。王阿姨踩着广场舞的节奏绕场走圈,耳机里放着《小苹果》,脚步轻快。她退休五年了,每晚必来这里:“你看那帮小伙子,踢球踢得满头大汗,像我儿子当年一样。”她指向球场边一群穿运动服的男生,其中一个正凌空抽射,球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——“砰”地撞在门框上,引来一阵哄笑。王阿姨也跟着笑,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满满的暖意。对她来说,体育场不是钢筋水泥的建筑,而是装满了烟火气的客厅,每天都有新故事在上演。

中欧·常州体育场:那些被风吹过的青春与热望

风再次掠过看台,带着远处传来的哨声和呐喊。老张放下扫帚,望着灯光下的场地,忽然明白为什么人们总说“体育场的风里有故事”——它吹过少年的衣角,拂过老人的白发,裹挟着胜利的欢呼与失利的泪水,把所有关于热爱的碎片,都缝进了这座城市的肌理里。或许很多年后,当现在的孩子长大,他们也会像老张那样,站在同样的位置,看着新一代人在这里奔跑,而风依旧会穿过看台的缝隙,把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与热望,轻轻唱给未来听。

作者:momo119655,本文地址:https://guan-ya.net/?id=13,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中欧·(中文版)官方网站

评论专区

留言:

在线报名

请填写您的电话号码,我们将回复您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