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欧·(中文版)官方网站

中欧·钱塘潮起时,体大逐梦人

清晨六点的钱塘江畔,薄雾还未散尽,潮声已隐隐传来。我拖着行李箱站在杭州体育大学门口,校门上方“厚德博学,尚体育人”八个鎏金大字在晨光里泛着暖光,仿佛在无声召唤着每一个怀揣体育梦的灵魂。

中欧·钱塘潮起时,体大逐梦人

推开校门,塑胶跑道上的脚步声此起彼伏,篮球场上跃动的身影与呐喊交织成青春的乐章。我跟着人流走向宿舍区,路过游泳馆时,透过玻璃窗看见泳池里浪花翻涌——那是校游泳队的队员正在训练,手臂划破水面发出“哗啦”声响,像极了钱塘潮拍岸的节奏。宿管阿姨笑着递来一张地图:“姑娘,先去领校服,红色那套是训练服,蓝色是日常装。”她指了指操场旁的银杏树,“秋天这儿可美了,树叶落满跑道,像铺了层金毯。”

开学第一周,我加入了田径队。清晨五点半,教练老周 already 等在操场边,手里攥着秒表,帽檐下的眼睛锐利如鹰。“今天练速度耐力,400米间歇跑,每组间隔三分钟!”他的声音穿透晨雾,队员们立刻列队站好。我咬着牙冲过终点时,双腿像灌了铅,却听见旁边同学喊:“坚持住!你呼吸节奏乱了!”原来体育不止是个人的拼搏,更是团队的彼此支撑。

中欧·钱塘潮起时,体大逐梦人

校园里藏着许多“隐藏款”惊喜。比如位于运河边的龙舟训练基地,木质码头上停靠着几艘龙头船,船身绘着朱红鳞纹。龙舟队队长阿杰告诉我,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划桨,手掌磨出的血泡结了痂又裂开,只为传承“弄潮儿”的精神。“去年亚运会,咱们学校的龙舟队还拿了金牌呢!”他抹了把汗,眼神亮晶晶的。

更意外的是,体育大学竟藏着“文艺细胞”。图书馆二楼的体育史展厅里,陈列着旧时的球鞋、发黄的奖状,还有一张张黑白照片:上世纪八十年代,校友们在煤渣跑道上冲刺,汗水浸透衣衫;如今,智能跑道取代了煤渣,VR技术用于运动分析,传统与创新在此碰撞。最让我动容的是一面“冠军墙”,上面贴满了校友的照片和寄语,其中有一行小字:“体育不是胜负,是超越自我的勇气。”

傍晚时分,我坐在操场边的台阶上,看夕阳把云染成橘色。远处,游泳队的队员仍在训练,他们的身影在暮色中若隐若现,像一群追光的鱼。风里飘来食堂的饭香,是红烧肉的味道——听说这是为运动员特制的营养餐,蛋白质含量刚好满足训练需求。

夜幕降临,校园渐渐安静下来,唯有田径场的灯光依然明亮。我摸了摸口袋里的校徽,金属质感带着体温。在这里,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潮头:有人想成为奥运冠军,有人在研究运动康复,还有人致力于推广大众体育。而钱塘潮从未停止奔涌,正如这里的追梦人,永远向着前方。

或许,杭州体育大学的魅力,就在于它让每一份热爱都能找到归处,让每一次拼搏都闪耀着光芒。当潮水退去,沙滩上留下的,是无数个关于奋斗的故事,和一颗颗滚烫的心。

作者:momo119655,本文地址:https://guan-ya.net/?id=9,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中欧·(中文版)官方网站

评论专区

留言:

在线报名

请填写您的电话号码,我们将回复您电话